65款APP违规收集个人信息,你的手机上榜了吗?如何防范?

65款APP违规收集个人信息,你的手机上榜了吗?如何防范?

近日,国家相关部门通报了65款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的APP,涉及社交、购物、工具、游戏等多个类别。这些APP因过度索取权限、超范围收集信息等问题被点名整改。你的手机是否安装了这些APP?个人信息安全该如何保护?本文将为你详细解析。

一、哪些APP被通报?如何自查?

此次通报的65款APP涵盖多个领域,包括:

社交类:部分小众聊天软件

购物类:某些电商平台及优惠券APP

工具类:清理加速、Wi-Fi连接等工具

游戏类:部分休闲手游

如何自查?

查看官方通报名单:可在国家网信办、工信部等官网查询具体APP名称。

检查手机应用:对照名单,卸载或停用相关APP。

关注权限管理:进入手机设置→应用管理,查看哪些APP索取了不必要的权限(如通讯录、定位、相机等)。

二、APP为何违规收集个人信息?

这些APP违规收集数据,主要出于以下目的:

精准广告推送:通过分析用户行为,推送个性化广告以牟利。

大数据分析:收集用户习惯,优化产品或转售数据。

黑灰产利用:部分恶意APP可能将信息贩卖给诈骗团伙,导致骚扰电话、短信轰炸等问题。

常见的违规行为包括:

强制授权:不同意权限就无法使用APP。

过度索权:天气APP却要读取通讯录、相册等无关权限。

隐蔽收集:在后台偷偷上传用户数据。

展开全文

三、如何防范个人信息泄露?

1. 谨慎下载APP

选择官方渠道:优先在手机自带应用商店或知名平台下载,避免安装来路不明的APP。

查看评价:下载前阅读用户评论,警惕“差评多、权限要求异常”的APP。

2. 严格管理权限

关闭不必要的权限:进入手机设置→应用权限管理,禁止APP访问通讯录、短信、位置等敏感信息。

使用时再授权:部分APP(如相机、麦克风)可选择“仅在使用时允许”。

3. 定期清理和监控

卸载闲置APP:长期不用的APP可能仍在后台收集数据,建议删除。

检查账号安全:定期修改密码,开启双重验证。

使用隐私保护工具:部分手机品牌提供“隐私替身”“空白通行证”功能,可防止真实信息被获取。

4. 提高安全意识

警惕陌生链接:不点击不明短信、邮件中的链接,防止恶意软件植入。

谨慎填写个人信息:注册账号时,非必要不提供真实姓名、身份证号等敏感信息。

四、遇到信息泄露怎么办?

如果发现个人信息被滥用,可采取以下措施: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立即卸载涉事APP,并在手机安全中心扫描恶意软件。

修改相关账号密码,尤其是支付、社交类应用。

开启诈骗拦截:通过运营商或手机设置屏蔽骚扰电话、短信。

向监管部门举报:通过“12321”网络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投诉。

上一篇: 赛尔号缪斯超进化真身位置(赛尔号缪斯在哪)
下一篇: 只狼鲜柿子在哪 只狼鲜柿子位置分享

相关文章

Ubuntu查看并修改DNS
【民法典】借条这样写才完美~(含民法典新规解读)
2026年世界杯入选赛
热血传奇几级招半兽勇士?
什么贷款好贷安全可靠?精选10个优质贷款平台
烈火如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