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魏士明
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,请点击右上方的“关注”,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,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。
文丨博恩话史
编辑丨博恩话史
1949年1月10日,淮海战役正式宣布结束,徐州剿总副司令的杜聿明在逃跑过程中被活捉,后被移交到功德林监狱中服刑。
被活捉前的杜聿明对蒋介石忠心耿耿,甚至想要自杀殉国以报效校长的知遇之恩,在刚刚进入功德林时他抗拒改造,被称为花岗岩脑袋。
但后来的他成为缝纫组组长,而且还成了1959年第一批被特赦的战争罪犯,并一直留在大陆直到1981年去世。
杜聿明
甚至在临终前他还对着妻子曹秀清再三叮嘱:“此生不要再去台湾或者美国,大陆虽然没有儿女在,但是政府会照顾你的生活。”
那么杜聿明在十年改造期内经历了什么?
竟然改变了对蒋家王朝的愚忠,积极投身到新中国的建设中,而且还要叮嘱妻子千万要留在大陆呢?
蒋介石爱徒成救火队长
杜聿明出生于1904年陕西省的一个地主家庭,从小家境优渥的他在学习上非常认真刻苦,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黄埔军校一期学习。
在黄埔军校学习期间,他不关心政治只痴迷军事,因此并没有像陈赓等人一样积极投身革命浪潮,反倒忠心耿耿地为蒋家王朝卖命,也因此被蒋介石视为爱徒。
也是因为蒋介石的赏识,杜聿明的军旅生涯非常平稳,抗战爆发前他已经是少将军衔。
不过杜聿明内心还是一个纯粹且爱国的人,这一点从他在抗战中的表现就能看出。
杜聿明
1939年,作为第五军军长期间他带领部队血战昆仑关,历经18天的浴血奋战击溃敌军取得昆仑关大捷,1942年他又带领中国远征军远征缅甸。
就是这样一位战功赫赫的民族英雄,却在解放战争中被他忠心耿耿的蒋校长坑惨了。
蒋介石
1945年10月18日,杜聿明被任命为东北保安司令长官全权负责东北战事,他早早制定好了进驻东北的计划。
但他的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却被处处掣肘,尤其是蒋介石经常通过空投手令等方式干扰他的指挥,这使得杜聿明下了很多自相矛盾的命令。
这样的情况到了淮海战役期间还没有任何的改变,他本来天衣无缝的计划却被蒋介石的微操破坏得面目全非、
再加上刘峙的神助攻,杜聿明最终落得个被解放军活捉的下场。
很多人回顾淮海战役时也不禁为杜聿明惋惜,他完全是被校长给坑了,如果没有蒋介石他很可能不会被俘。
可即便如此杜聿明对蒋介石依旧忠心耿耿,在被俘虏前本想用手枪自杀,被副官夺下手枪后又用头撞石头来报恩。
对蒋介石如此忠心的杜聿明,又为何在出狱后不回台湾呢,而且还坚决不让妻子去台湾呢?
杜聿明被我党所感化
杜聿明在被俘虏之初对蒋介石依旧忠心耿耿,甚至很多同伴称他的脑袋就是花岗岩石头,是不可能被改造的。
但在战犯管理所经历的事情,却让他的思想逐渐发生了变化,对蒋介石的愚忠也在慢慢动摇。
杜聿明
当他被查出身体有胃溃疡、肺结核、脊椎结核等问题后,管理所的相关领导没有袖手旁观;
反倒用小轿车将他送往医院治疗,花费重金购买特效药调理身体。
管理所还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为他提供照顾,单独开小灶、提供牛奶来让他补身体。
在这样连治带养地调理下,杜聿明病魔缠身的身体逐渐恢复了健康。
除了生活上给予他照顾外,管理所的工作人员在思想等方面同样对他照顾有加,充分肯定他在抗日战争中立下的功劳。
同时以批评-关心-批评的方式让他懂得国民党发动内战是不义之举。
杜聿明通过和管理所的战士、领导们接触发现,这些人大都出身贫寒,受过国民党的剥削和压榨,可如今面对他们这些战犯时也能做到不歧视、不虐待。
再加上黄埔出身的陈赓大将、起义的前国民党将领程潜、张治中等人先后前往功德林看望他们,让杜聿明的思想彻底发生了改变。
在生活和精神上都得到尊重后,杜聿明就开始主动接受改造。
无论是思想学习还是劳动改造的态度都非常积极,还被任命为缝纫组组长,专门给大家制作冬衣杜聿明夫人恨透了蒋家天下;李敖.文史春秋1994(02)
特别声明: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。如有关于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