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科技行业,有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:新手程序员一天写多少行代码才算正常?一些公司竟然将代码行数作为评估程序员表现的标准,随之而来的是令人咋舌的考核指标:
不合格:每月不足3000行代码
合格:每月5000+行代码
良好:每月7000+行代码
优秀:每月10000+行代码
如果真的要以行数来衡量,那么我想,代码文件中还是不要出现匿名函数为妙,因为这直接关系到绩效考核。例如:一个简单的命名函数,你可以用四行完成——
java function sum(a, b) { return a + b; } console.log(sum(1, 2));
而使用匿名函数就要额外复杂一些了——
java console.log((function(a, b) { return a + b; })(1, 2));
从数据来看,程序员每天的代码行数与工作经验有直接关系。 新手(1-5年)每天约写100行,年产量约25000行;5-10年者,写80行,年产量约20000行。随着经验增长,每天的代码量逐渐减少,最资深的工程师每天大概只写20行,年产量在5000行左右。这样的数据一方面说明,代码行数并不是衡量程序员工作成效的可靠指标,另一方面也表明,简洁高效的代码往往更具价值。
有时我们工作的内容不尽是编码,而是还包括需求分析、架构设计、调试、测试等。比如,一个功能需要100行代码,实际上可能60行是在调试和修改。用行数来评估投入工作量,非常不科学。
比尔·盖茨曾说:“用代码行数来衡量程序的开发进度,就像用重量衡量飞机的制造进度。”这番话更是揭示了行数统计的荒谬。
网友的评论也触动了许多人:“每天写100行,有用的只有20行,精华可能只是一行。”真实的工作现状中,面对的往往是问题分析和会议,写代码的时间并不多。
从长久来看,优秀程序员的高薪水平并不是靠简单的量化线索,而在于他们高效的工作方式,如果你发现自己还在拼命写代码,那么很可能距离优秀还有一段距离。因此,别再让行数成为束缚你的枷锁,真正的代码艺术在于简洁和高效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